据本社报道,半岛电视台网站在一份报告中探讨了犹太复国主义拉比在[被占领的巴勒斯坦]的出现历史及其对决定该地区命运的影响。以下是该报告第一部分的翻译:
2024年3月,雅法市希拉特·穆萨宗教学校校长“以利亚胡·马利”呼吁屠杀加沙所有居民,包括妇女和儿童,并称这是基于犹太教教义。他还将加沙战争称为宗教战争,要求“不让任何人在加沙地带幸存”!
这一被以利亚胡称为“符合犹太教”的法令,以及类似法令,揭示了拉比及以色列拉比机构的历史,以及他们如何在100年或更长时间内形成一个极端右翼阵营,逐渐成为[犹太复国主义政权]背后的主要权力!
现在的问题是:拉比如何利用世俗犹太复国主义潮流实现自身目标?是什么让这一宗教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以色列的过去和现在如此突出?
德国正统派犹太教拉比兹维·希尔施·卡利舍尔(1795-1874年)被视为政治犹太复国主义创始人西奥多·赫茨尔之前的先驱。他基于深厚的宗教观点,呼吁犹太人定居巴勒斯坦,并强调向这片土地移民不仅是一个实际选择,更是承载神圣使命的精神义务。
1898年,俄罗斯举行了一次犹太复国主义会议,140名代表中有14名拉比参与。拉比以撒·雅各布·雷恩斯将他们统一在“精神中心党”(Mizrachi)之下。这是第一个具有宗教犹太复国主义思想的政治党派,主张高效行动以实现犹太主权并建立“以色列”,而非等待救世主弥赛亚的降临。
19世纪东欧的极端正统犹太传统将“回归应许之地”与弥赛亚降临绑定,宗教犹太复国主义作为温和创新潮流出现,试图调和宗教信仰与犹太复国主义的野心。
这一运动依赖“选民”和[应许之地]两大概念,源自如亚伯拉罕·库克等拉比的观点。库克被视为宗教犹太复国主义的精神之父,认为犹太人定居巴勒斯坦与忏悔和神圣救赎相关。
宗教犹太复国主义在以色列政府阴影下
以色列建国后,宗教犹太复国主义通过渗透大拉比院、宗教事务部和军队等国家机构壮大。每个城镇或定居点都有自己的拉比,每个军事机构也有专属拉比。
尽管宗教犹太人最初因教义不愿参军,但1965年定居点建设在兹维·库克拉比的法令支持下推进。该法令将军役视为宗教义务,并在特殊学校中将《托拉》教育与军事训练结合,为宗教犹太人融入社会与军事铺路。
1967年战争导致耶路撒冷、希伯伦、西岸、戈兰和西奈被占领,成为犹太复国主义者的转折点。兹维·库克(亚伯拉罕·库克之子)称此为“神圣胜利”,强化了被占领土定居点的宗教合法性。
4277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