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届马来西亚国际《古兰经》诵读与背诵比赛日前在吉隆坡世界贸易中心 (WTCKL) 举行,来自50个国家的72名选手参赛,口号是“民族进步”。
在今年比赛中,穆赫辛·加塞米作为伊朗代表参加了诵读组。除了他之外,我国在该比赛的评审团中还拥有一个席位,国际导师兼评委古拉姆礼萨·沙米瓦·伊斯法哈尼应赛事组委会(JAKIM)邀请,在中断近二十年后,作为评委团成员参与了本届比赛的评审工作。
为了解更多关于马来西亚《古兰经》比赛的细节并提供对其执行过程的专业分析,我们与古拉姆礼萨·沙米瓦·伊斯法哈尼进行了对话,以下是详细内容:
伊朗国际《古兰经》通讯社第一个问题:您在本届比赛的评委团中,如同在其他一些正式和国际《古兰经》比赛中一样。根据这些经验,您在这次比赛中观察到了哪些结构和内容上的特点,可以作为其他举办《古兰经》比赛国家的榜样?
回答这个问题,我必须先做一个说明:马来西亚自1960年以来一直在举办《古兰经》比赛。考虑到马来西亚比赛如此悠久的历史,可以肯定地说,举办《古兰经》比赛并在《古兰经》领域利用健康竞争空间的想法,最初是在马来西亚形成的,换句话说,在马来西亚比赛之前,世界上并不存在《古兰经》比赛。
如今,《古兰经》比赛在世界各地广泛举行,包括国际、国家甚至省级和市级层面,但也许很多人不知道,在《古兰经》领域举办竞赛的原始想法源于马来西亚。这项拥有65年历史的比赛在非常专业的水平上举办。正如我们从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甚至文明史的角度定义任何国家一样,对于马来西亚,也许我们可以将该国的国际《古兰经》比赛作为介绍该国的一个指标。
这项比赛作为一种文化身份在马来西亚已经根深蒂固,融入了马来西亚人民的血肉之中。
根据我迄今为止的阐述,我认为将马来西亚的《古兰经》比赛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并不十分正确,因为伊斯兰世界的每个《古兰经》比赛都基于一系列特点,这些特点源于主办国的制度和东道国的文化,当然,我们必须尊重所有这些比赛及其规则。
如果我想指出马来西亚《古兰经》比赛与其他比赛(包括我们亲爱的祖国伊朗)的区别和不同之处,我必须提到两个根本差异,这也是该比赛的红线之一;实际上,从技术内容上看,该比赛有两个主要特点:其一是每位诵经者必须用四种调式呈现其诵读,并在每种调式中诵读四个段落或序列;其二是诵读时间(而非行数)有限制,不得超过10分钟。因此,在马来西亚的诵读方式与其他比赛不同,当然,我们国家与马来西亚比赛的主要区别之一也在于此,因为在伊朗的《古兰经》比赛中,没有调式数量的限制,而是有序列(Radif)的多样性,并且诵读片段有文本限制,而非时间限制。我们必须尊重所有这些方式,永远不能说哪种方式是对是错。
不应忽视的是,从技术上讲,我国的《古兰经》比赛比其他所有比赛都高出一筹,我们在过去30多年里走过的路,许多国家需要努力多年才能在规章制度编写和最小细节的精确度上达到这一水平。例如,在伊朗,抽签选择的精确度远超其他国家,而在世界其他国家,抽签中存在显著差异。
另一个可以作为榜样的方面是马来西亚主办方和人民所展现的礼貌和尊重;对待来自各国的《古兰经》导师时,行为非常尊重,毫无做作,且充满真诚。
430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