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伊朗国际古兰经通讯社援引网络报道,大批叙利亚等中东难民陆续抵达德国,叙利亚男童艾兰伏尸沙滩后,引发关注难民问题,同时也勾起欧洲人的恻隐之心,不少德国人都愿意接收难民,甚至有人举起纸牌,向难民说“欢迎”。难民们经过漫长的逃难日子,终获安全的栖身之所感动地说“谢谢”。
根据受德国电视一台委托进行的该项调查结果,50%的德国公民赞同德国收容更多难民,持反对态度的占44%。
意见对立最大的人群分别来自绿党和德国选项党(AfD)支持者阵营:77%的绿党支持者称,可以设想德国接收更多难民;82%的德国选项党的支持者则表示反对。
另外,成千上万名瑞典民众6日聚集在首都斯德哥尔摩一个广场,高喊支持收容难民,总理勒夫文告诉他们,是时候让其它国家采取更多行动,来协助处理欧洲移民危机。
报道称,瑞典收容难民的历史长达数十年,可回溯到70年代的智利难民、80年代的伊朗和伊拉克战争等,且在目前的难民危机中,瑞典接收的人均难民比其它欧洲国家多。
瑞典表现得如此宽宏大量,不过让新移民投入劳动市场的纪录却是富有工业化国家中数一数二糟糕的,这倒是有助于拉高极右派的支持率。反移民的极右派瑞典民主党在去年选举中,成为国会第3大党。
瑞典总理勒夫文表示会继续接收难民,但也呼吁其它欧盟国家收容更多难民。
他向群众表示:“欧洲绝对不会将逃难的难民阻挡在外。”警方预估示威民众有约15000人。有些人高举“欢迎”和“瑞典,谢谢你”的标语。
去年约81000人向瑞典寻求庇护,仅次于德国,当中叙利亚难民人数占最多。勒夫文说:“瑞典、德国和其它国家无法单靠自己的能力应付这次危机。”
瑞典媒体刊登的一项调查显示,约1200名受访者中有2/3表示准备好协助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