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农·詹姆斯·舒贝尔于1988年在弗吉尼亚大学获得宗教研究博士学位。他教授多种关于伊斯兰教的课程,包括古典伊斯兰教、中亚伊斯兰教、苏菲主义以及南亚宗教。他主要的研究兴趣是中亚和南亚的伊斯兰教。1989年,他曾在巴基斯坦木尔坦作为研究员度过一段时间,并在那里对苏菲圣陵中心进行了研究。1996年,他还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了七个月的研究。他的著作《当代伊斯兰教的宗教仪式》于1993年由南卡罗来纳大学出版社出版。
这位俄亥俄大学宗教研究教授,同时也是《牛津宗教研究百科全书》中"阿舒拉与哀悼"条目的作者,在接受本社采访时,谈到了伊玛目侯赛因的教义以及卡尔巴拉事件的重要性。舒贝尔基于多年的学术研究和实地考察,认为哀悼仪式的功能超越了仅仅是一套纪念卡尔巴拉事件的仪式。
以下是采访内容的摘要:
本社:您指出哀悼仪式是"传递道德教义"的途径。您如何看待卡尔巴拉叙事在历代什叶派社群中进行道德和精神教育的效果?
卡尔巴拉事件一直是穆斯林世代道德与美德教育的核心。正如《古兰经》首降的章节——血块章所阐明的,启示的目的是"教化人类"。伊斯兰教作为宗教的目标是人类的完善。年复一年地重述卡尔巴拉的故事,让一代又一代的穆斯林得以在情感和理智上熟悉人类行为的典范。
伊玛目侯赛因及其同伴的行为,正如在哀悼仪式中所见和反映的那样,提供了人性的典范模式,它挑战哀悼仪式的参与者去发现如何在自身生活中体现诸如勇敢、仁慈、坚忍和坚韧等美德。
最重要的是,在伊玛目侯赛因哀悼仪式中发生的与卡尔巴拉的相遇,其根源在于爱。正如有人曾向我解释的那样,如果我们爱真主,那么我们也必须爱那些真主最爱的人。穆罕默德是真主的挚爱。他的光是真主创造的第一物;当然,如果要爱真主,我们就必须爱穆罕默德。同样,如果要爱先知,我们也必须爱他最珍爱的人:他的女儿法蒂玛、他的女婿兼堂弟伊玛目阿里,以及他的孙子哈桑和侯赛因——他们童年时在先知礼拜时会调皮地爬上他的后背。
如果我们热爱真主和先知,我们怎能听到先知所爱家庭遭受的苦难而不感到悲伤?这种悲伤是爱的标志。如果我们真的爱他们,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吗?伊玛目侯赛因,伊玛目阿里之子、伊斯兰先知之孙,树立了我们都应效仿的人类美德典范,而他的美德在卡尔巴拉展现得最为淋漓尽致。
4296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