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本社援引“正午邮报”报道,兰德·阿提耶在一份关于沙特阿拉伯图书馆中现存伊斯兰手稿的报告中写道:沙特阿拉伯王国高度重视保存文献和手稿,因为这些遗产具有极高的遗产价值,并保存着这片土地的历史。另一方面,这些手稿强化了该地区在国家文明进程中的作用。
近二十年来,利雅得方面在保护手稿以及从世界各地大量收集手稿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并在此过程中建立了专门的中心来归档和保护这些手稿。其中包括法赫德国王国家图书馆、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图书馆、费萨尔国王研究与研究中心以及国家文献与手稿中心。
本报告审视了沙特阿拉伯在获取手稿和古老文献方面所做的努力、其保护质量以及该国现存珍藏的内容。
阿卜杜勒·克里姆·本·阿卜杜勒·拉赫曼·扎伊德伊玛目穆罕默德·本·沙特伊斯兰大学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副教授兼利雅得公共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图书馆代理总干事副手——在一项关于沙特政府保护宗教手稿努力的研究中指出,他的国家拥有阿拉伯国家中现存阿拉伯语和伊斯兰语原始手稿总量的27%以上。
该研究还揭示,利雅得已在沙特最大的图书馆中设立了专门部门来保护手稿。同时还建立了使用最新技术修复和保护手稿的工坊,并启动了关于这些手稿的研究项目,以鼓励学生进行这一关键领域的科学研究。
位于利雅得的法赫德国王国家图书馆是一个享有极高地位的古文化中心,拥有大量手稿珍藏。该图书馆藏有8万份手稿,包括6000份原始手稿和7.4万份拍摄影印版手稿及档案。该图书馆每年在这一领域都经历着惊人的发展,使其成为该地区国家中最著名的古籍图书馆之一。
沙特历代国王都非常重视这座图书馆,向其捐赠资金和礼品,使其成为一个承担起保护沙特遗产(特别是)以及阿拉伯和伊斯兰遗产(普遍)责任的象征。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存在其他数十个有些面积更大的图书馆,该图书馆已成为该国的母馆(核心图书馆)。
该图书馆秘书长强调了保护和维护这些手稿并防止其受损的方法,他指出该图书馆拥有一个强大的手稿保护系统。它还拥有一个修复和消毒中心,该中心是该地区最杰出的中心之一。此外,馆内还设有合适的行政和图书馆系统,使得能够在不损害这些巨大遗产的情况下利用它们。
在法赫德国王国家图书馆开幕仅一年后,沙特国王于伊斯兰历1408年/公历1987年决定建造公共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图书馆。这座配备了先进技术工具和机制的图书馆,旨在成为一个保护沙特遗产、保护手稿免受损害和破坏的新平台。
该图书馆藏有超过1.2万份手稿,其中包括6500份原始手稿。该图书馆还成功将这批巨大的珍藏数字化,以便于研究人员、读者和爱好者查阅和获取。超过两百万页的手稿已被数字化并在线提供,使沙特国内外的研究人员更容易获取馆藏手稿。
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图书馆是沙特历史的重要资源之一,其馆藏著作分为三个部分:印刷著作专用部、捐赠著作部和稀有手稿部。
该图书馆最杰出的原始手稿包括:阿拔斯时代编写的《卡里莱和笛木乃》、艾哈迈德·本·优素福·本·艾哈迈德·杰尔马尼所著的《各国消息与历史遗迹》、阿布·哈米德·穆罕默德·本·穆罕默德·安萨里(即:安萨里)所著的《通往乐园的修行者之路》、《布哈里圣训实录》、苏尤蒂所著的《古兰学通论》、阿巴斯·卡拉拉所著的《四大教法学派的朝觐》以及《近代纳季德历史及其附录》。
该图书馆自成立以来就设有专门的手稿、文稿、影印和数字书籍部门,藏有数千件稀有作品,包括艾布·纳斯尔·伊斯梅尔·本·哈马德·焦海里,伊历393年/公元1003年卒)所著的《语言之冠与阿拉伯语正辞》,即《阿拉伯语词典》),以及一本名为《精编》第一卷的关于沙斐仪派教法的珍贵手稿,作者为易卜拉欣·本·穆罕默德·设拉子·菲鲁兹阿巴迪,复制于伊历555年。
还有其他一些图书馆也收藏了这些古老遗产,容纳了大量手稿,其中包括费萨尔国王伊斯兰研究与研究中心,该中心拥有超过2.8万份手稿,涵盖伊历二世纪至十四世纪的历史时期。该中心最近在保护、修复和数字成像工具方面取得了进展,此外,它还举办了多次展览,旨在介绍和展示手稿及其历史和文化价值,同时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来保护手稿免受损害,并防止任何可能威胁其真实性的损坏。
4287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