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词及其派生词在《古兰经》中以不同语境出现了约七十次。可以说,与信托最核心相关的概念是信仰。《古兰经》在多处经文中明确强调"信士当托靠真主"(如:عَلَى اللَّهِ فَلْيَتَوَكَّلِ الْمُؤْمِنُونَ),直接将信托视为信仰的必要条件。
许多其他经文也印证了这一含义。例如,在穆萨圣人命令以色列人进入圣地的事件中,他们因畏惧当地强大的居民而拒绝服从。《古兰经》通过两位敬畏者之口指出:"敬畏者当中有两个人,曾蒙真主的恩惠,他们俩说:「你们从城门进攻他们吧!你们攻进城门的时候,必能战胜他们。你们只应该信托真主,如果你们是信士的话。」"(5:23)。
这两位敬畏者具有显著特质:首先,他们只敬畏真主,不惧他物;其次,他们享有真主的恩典(即神圣的护佑)。这两种特质使他们确信,一旦行动必获胜利。这种认知导向对真主的完全信托,这正是实践奋斗(جهاد)的理论与行动基础。经文末尾更强调,这种信托的先决条件是信仰。
《古兰经》亦将信托与敬畏并提:"谁敬畏真主,他将为谁辟一条出路,而且从他料想不到的地方供给他。谁信托真主,他将使谁满足。"(65:2-3)。另有两处经文将敬畏与信托相连:"他们是坚忍的,是信赖他们的主的。"(16:42)“他们是坚忍的,他们只信托他们的主。”(29:59)。
这些经文表明,信托与坚定的决心密切相关,在实际行动中与信仰、顺从、信赖、敬畏、忍耐等概念共同显现。换言之,这些概念与信托形成了一种语义网络关系。要深入理解信托的内涵,必须仔细辨析这一概念体系中的关联性要素。
https://iqna.ir/en/news/3492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