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哈拉姆月第八天的黄昏,在卡尔巴拉沙漠的地平线上笼罩着疑虑与确信的色彩。随着包围圈收紧,沙漠的尘埃仿佛也落在了历史的未来之上。第九天,塔苏阿日,从这片尘埃中诞生。这一天常常被视为阿舒拉巨大事件的序幕或铺垫,但塔苏阿日仅仅是一个悲剧性的前奏吗?还是它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学派,一个为全人类各个时代准备的独立课程?就此,宗教研究者礼萨·穆拉扎德·亚姆奇向呼罗珊拉扎维本社提供了一篇笔记,内容如下:
主要问题在于,对塔苏阿日的简化看法使我们无法理解其最深刻的信息,即“危机高峰中的忠诚”和“基于洞察力的自觉选择”。本文旨在超越单纯叙述,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将塔苏阿日的认知和社会信息,作为一个实践模式,在充满疑惑和身份认同危机的当今世界重新解读?
忠诚、洞察力和祈祷的史诗根源在于《古兰经》。尽管塔苏阿事件是一个历史事件,但其英雄们的行动和品格,是《古兰经》基本概念的具体体现和实际诠释。塔苏阿是根植于神圣经文的两种世界观交锋的舞台:
信守承诺:在塔苏阿的核心,有一份给卡尔巴拉的旗手阿巴斯·本·阿里(愿主福安之)及其兄弟们的安全通行证。他们坚决拒绝了这份安全通行证,这体现了尊贵的经文“……履行约言……”(黄牛章:177)。这不仅仅是一种情感上的忠诚,而是对与伊玛目(时代领袖和明证)所立誓约的坚守,一个使表面的安全和部落归属在它面前黯然失色的誓约。
动乱中的洞察力: 《古兰经》始终号召信士们要有洞察力,避免盲目追随。塔苏阿日是洞察力的筛选日。尊贵的阿巴斯(愿主福安之)通过拒绝安全通行证,表明“真正的安全”在于与真理同在,而非在暴虐统治者的庇护之下。这正是经文你说:“你说:这是我的道,我号召人们信仰真主,我和随从我的人,都是依据明証的。(我証)真主,超绝万物!我不是以物配主的。”(优素福章:108)所指的洞察力。
求助于礼拜与坚忍: 塔苏阿认知的顶峰体现在伊玛目侯赛因(愿主福安之请求一夜宽限以进行礼拜、祈祷和诵读《古兰经》之中。当敌人擂响战鼓时,伊玛目(愿主福安之)将自己的营地转变为一个精神和灵性的中心。这一行动,是对经文“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借坚忍和拜功,而求右助。真主确是与坚忍者同在的。”(黄牛章:153)的实际诠释。他教导人类,在最严峻的物质危机中,最强大的武器是与永恒精神源泉的连接。
塔苏阿日不仅仅是阿舒拉日的前一天,它是“洞察力”与“忠诚”之日,是教导我们如何在动乱的漩涡中,在看似安全甜蜜的提议面前,依靠神圣的洞察力站在真理一边并坚守誓约的日子。塔苏阿日向我们表明,一个人力量的巅峰,是在表面安全与忠于真理之间选择后者的那一刻。我们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当今世界重新解读这一日的信息?答案是:我们每个人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都会经历自己的“塔苏阿日”,那些必须在原则与利益、真理与虚妄、坚守神圣誓约与接受恶魔的安全通行证之间做出选择的时刻。我们以这一反思呼吁结束笔记:让我们从卡尔巴拉那位富有洞察力的旗手那里汲取灵感,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在真理的庇护下寻求真正的安全,并求助于礼拜与坚忍,为履行我们伟大的人性和神圣职责做好准备。
4292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