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本社报道,几个世纪以来,阿拉伯语手稿通过不同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以至于世界各大城市的图书馆无不拥有部分阿拉伯遗产宝库。在此过程中,阿拉伯语手稿以一种罕见的方式,用多种语言传播了巨大的知识。
意大利与其他西方国家一样,拥有这部分财富的相当份额。梵蒂冈图书馆于1441年在佛罗伦萨会议期间首次收集了东方手稿。这些宗教手稿是由来自亚历山大和耶路撒冷参加会议的东方神职人员带来的。
随后,随着美第奇出版社在佛罗伦萨的开设(1584年),手稿得到了发展。据《书信之路》(2012年)一书的作者所述,该出版社获得的第一批手稿是叙利亚宗主教阿塔纳修斯·内马塔拉(卒于1587年)捐赠的关于存在奥秘、天文学和占星学的手稿。
意大利也门手稿的数量估计为3300份。朱塞佩·卡普罗蒂在将也门手稿转移到意大利并引入蒙特卡洛地区方面贡献巨大。瓦伦蒂娜·罗西在其著作《意大利手稿》中写道,卡普罗蒂于1885年进入也门的荷台达市,随后定居萨那。他在那里居住了大约三十年,在此期间收集了大量也门手稿,并秘密送往意大利米兰。这批货物近60箱,包含超过1800册手稿。
梵蒂冈图书馆是人类知识最神秘、最珍贵的宝库之一;公众无法进入,但其文化和历史价值超乎想象。这是一座宏伟的建筑,拥有数千份手稿、历史文献和珍贵书籍,其中一些可追溯至数千年前。
梵蒂冈图书馆(简称VAT)正式成立于1475年。该图书馆包含约7.5万份手稿和8.5万种早期印刷品,即从15世纪中叶印刷术发明之初到16世纪印刷的书籍,总计超过100万册。
该图书馆包含2217份阿拉伯语手稿,不包括基督教阿拉伯语手稿。
该图书馆位于意大利米兰,在拥有阿拉伯语手稿方面仅次于梵蒂冈图书馆,位列第二,包含2040份阿拉伯语手稿。
位于罗马的林琴图书馆藏有一批非常珍贵的阿拉伯语手稿,根据编目,包含82份阿拉伯语手稿,此外还有新增的75份新近手稿,其中63份是也门手稿。
尽管梵蒂冈图书馆是一个基督教图书馆,但伊斯兰遗产在其中占有特殊地位。在这些遗产中,图书馆保存了许多《古兰经》手抄本,但其中大部分是《古兰经》的部分章节,并不包含从开端章到世人章的完整《古兰经》。
梵蒂冈图书馆中的《古兰经》手抄本被视为珍贵且罕见的书籍,数量达到144份,篇幅各异。而罗马市其他图书馆中的《古兰经》手抄本数量为71份。
这些《古兰经》手抄本来自摩洛哥、撒哈拉非洲国家、阿拉伯东方、奥斯曼帝国、伊朗和印度,其中最重要的是从摩洛哥获得的手稿。
第二类手抄本包括奥斯曼时期的《古兰经》,其在罗马各图书馆的数量达到157份。这批手稿在数量上构成了《古兰经》手抄本的很大一部分,其总体特点是将它们归类为特定且中等体积的《古兰经》版本,以此与其他版本区分开来。
先知圣训,这是一份安达卢西亚手稿,包含一组先知圣训,似乎曾是一本教科书。该书扉页上还写明,此书捐赠给格拉纳达市(西班牙)的学校。
《穆罕默德之光》:这份手稿由阿布·哈桑·阿卜杜拉·巴克里编纂,但抄写员及其抄写时间和地点不详。
《《古兰经》的珠宝与明珠》:这份手稿是阿布·哈米德·加扎利的著作,但抄写员也未提供关于抄写时间、地点及其姓名的信息。
《法学大全》:此书由阿布·奥马尔·本·阿卜杜拉·本·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巴尔·纳米里所著,论述了逊尼派伊玛目马立克·本·艾奈斯学派的教法,包含若干章节,如:礼拜篇、小净篇、天课篇等。
《先知故事》:这份手稿共5章,包含先知们的生活故事,从易斯玛仪(愿主福安之)及其子孙开始,然后讲述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生活故事及其在《托拉》和众先知(愿主福安之)经典中提到的名字。
4284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