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本社援引“阿拉伯邮政”报道,“松海·阿斯基亚·穆罕默德”是15世纪末非洲西海岸的伊斯兰松海王国的统治者,该地区曾是历史上最繁荣的伊斯兰地区之一。
引用他的话说:“分配给辩护的时间对所有人都应该是公平的,并且必须只接受那些品德无可指摘的人的证词”,“接近国王的司法官员在审判前后不得受贿”,以及“接受原告的礼物是不可接受的”。
这段引述出现在“廷巴克图手稿”之一中,此外还有来自数百位作者的近40万份关于古兰经科学、数学、天文学和占星学的手稿。这些是构成人类、阿拉伯和伊斯兰书面知识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历史文献。
如果不是廷巴克图居民个人的努力,在法国占领时期将这些文件从灭绝中拯救出来,并使其免受今日的掠夺,那么这些由教科文组织等著名国际机构存档、其内容被欧洲大学研究的珍贵廷巴克图手稿就无法留存至今。
廷巴克图;非洲的科学之城
廷巴克图位于一条古老的贸易路线上,北非的盐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黄金和奴隶在此进行交换。根据流行的传说,廷巴克图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布科之井”;她是一位图阿雷格妇女,此地以她的名字命名。这里曾是几个图阿雷格部落的歇脚点,他们在夏季和冬季的旅程中会经过这里。
廷巴克图与毛里塔尼亚的“瓦拉塔”和“欣盖提”一起,在商队满载椰枣、盐、布料、书籍、黄金、丝绸、鸵鸟毛和其他沙漠商品的时期,是西非最重要的伊斯兰首都和商队驿站。
这座城市在十六世纪作为一个伊斯兰学习中心和神职人员、法官和作家的居住地而繁荣起来。
随后,它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贸易、科学、知识和苏菲主义中心,并被称为“三百三十三位圣人的城市”。
法国对廷巴克图的占领与手稿的盗窃
在法国占领期间,廷巴克图及其居民遭受了法国士兵的野蛮和残忍行为,这些士兵旨在打击该市居民对外国入侵所表现的强烈抵抗精神。法国人还以图书馆和手稿收藏为目标,盗窃了该市许多伊斯兰作品和廷巴克图手稿,并将其运往法国的图书馆。
由于法国对马里的占领,该国大多数受过教育的人接受法语教育,不会说阿拉伯语,因此这些手稿被该国的知识阶层所忽视。
然而,该市的一些家庭尽可能地隐藏手稿,使其免遭法国人掠取,并防止它们丢失。
廷巴克图手稿;拥有数百年历史的人类遗产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廷巴克图在西方游客中越来越受欢迎,这部分是由于西方旅行社利用媒体宣传将其描绘成奇迹之城。
教科文组织于1990年承认廷巴克图作为拥有非洲建筑及其科学和思想历史之地的重要性,将其列为世界遗产。
“南非-马里手稿项目”于2003年正式启动,并取得了重要成就,其中最重要的是2009年1月在廷巴克图落成的新图书馆建筑,旨在妥善保存和归档手稿。
谷歌公司已将廷巴克图手稿中的4万多份文件数字化存档,原件是无价之宝。一些廷巴克图手稿是用黄金书写的,例如伊玛目苏尤提图书馆中的手稿,该图书馆是廷巴克图最重要的图书馆之一。
该图书馆藏有价值连城的手稿,包括一部可追溯到十六世纪的《古兰经》,用纯金书写,被认为是非常罕见的版本。该图书馆最古老的手稿也可追溯到公元十二世纪。
42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