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拉勒丁·穆罕默德·巴尔希(伊斯兰历604-672年),七世纪的著名神秘主义者和诗人,在迁徙和教育的背景下塑造了一个影响世界的个性。这次思想之旅始于回历610年其父"学者之王"巴哈乌丁·瓦拉德从巴尔赫迁徙至安纳托利亚。莫拉那在那里,首先受教于其父,之后受教于布汉丁·穆哈基格·特尔梅兹。
但他生命的转折点是与沙姆斯·大不里士的会面;这次相遇在莫拉那身上引发了如此巨大的转变,以至于先前身为传道士和教师的他,放弃了讲坛,转向旋舞和入迷。这一转变是他生命新篇章的开端,在像萨拉胡丁·泽尔库布以及后来的胡萨姆丁·切莱比这样的追随者的陪伴下得以延续。正是这位胡萨姆丁请求莫拉那向人类献上其最伟大的神秘主义杰作《玛斯纳维》。
在莫拉那留存下来的作品中,《玛斯纳维》 拥有无与伦比的地位。
莫拉那在这部叙事诗中,带领普通和特殊的读者一同游历。他本人是在《古兰经》 和伊斯兰教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其最大目标是以文学性和吸引人的语言推广伊斯兰教和生活准则。在比喻和故事的外衣下进行教育和指导,是莫拉那的教育方法之一。
莫拉那·贾拉勒丁·巴尔希的思想基础和根基深植于纯正的《古兰经》教导和宗教传统之中;但使其个性卓尔不群的一点在于,他深刻理解到在其所生活的时代进行"视角转变"的必要性。莫拉那已经认识到,即使是作为最后和最神圣的天启信息的伊斯兰教,也必须以新颖、动态且符合时代认知水平和容量的视角来加以思考。莫拉那以能够深入人心并开创时代的框架呈现了他的教义。诸如和平共处、仁慈与怜悯、平等与公平以及其他团结与兄弟情谊的支柱等概念如今常被称为"宗教间对话"和"人类团结"在整个他的教义中,以各种方式,通过运用清晰、引人入胜且符合听众状态的比喻和故事得以体现。
莫拉那将这些崇高的概念与他无与伦比的语言和文学创造相结合,使其影响更为深刻和持久。
4307966